11月18日,华侨学院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了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等相关材料。党总支书记王明会、院长李百兴、副书记魏有亮、副院长徐连春、陈洪海和兰君分别分享心得体会。
王明会表示,通过认真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和《决议》,我们可以从“1、2、3、4、5、10、13”这几个数字来提炼出主要内容。“1”即牢记一个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2”即两个确立,就是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是这次全会最重要的成果。“3”是指此次全会通过的《决议》是党的历史上第三个历史决议。“4”是指从四个历史时期分别阐明每一时期的任务及取得的伟大成就。“5”是从五个方面总结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10”指“十个坚持”,总结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13”指从十三个方面总结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李百兴表示,《公报》的每个字都是党中央斟酌而定的。建党初期,一大代表能坚持下来的很少,后来也走了一些弯路,但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高速发展,纠错能力很强,群策群力,未来走弯路的机会很少,对于这一点,我们基层党员很有信心。做为会计专业人员,也从反腐这个方面看到我党的治理力度。法治、防疫等方面也都给大家一份满意的答卷。
徐连春表示,作为一名拥有46年党龄的老党员,我认真的学习了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学习《决议》的时候,还翻找了党在1945年、1981年发布的两个决议,对照着学习。党中央发的决议都是一脉相承的,也是与时俱进的,但有一条主线是永远不变的。本次《决议》对历史教训进行了总结。作为百年大党,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对历史经验教训也要认真学习,才能避免再发生。
魏有亮表示,对于党的百年光辉成就总体的感受就是,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变好了。尤其是零零后的学生们更是没有经历过艰苦的生活。十八大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这点也可以看出人民生活的变化。从学生工作角度来看,零零后学生们对于忧患意识较淡,趋于安逸生活,这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更值得思考,尤其是我们教师党员更是要在基层发挥作用。
陈洪海表示,我的父亲是一名老党员,他要求我读了两遍《公报》,我们一起逐字学习了《公报》内容。党有一系列的规划,更多要看落实。我们党有制度优势,让所有人都认同还需要过程,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公报》和《决议》还是很鼓舞人心的。
兰君表示,不同年龄阶段对《公报》内容的关注点不同。我对远景规划有很多的期待,对习总书记经常提到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碳达标”等话题都和自己的专业相关,从专业角度考虑,未来要做出些有效的工作。
领导们纷纷表示,通过自学和集体学习,大家对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我们要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定政治信仰,不断提高政治素养,按照新时代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来正确履职,齐心协力为学院谋发展,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