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绿,古道生辉。4月18日,华侨学院分工会组织教职工开展“寻迹百年商道 凝聚华侨力量”主题文化活动,沿着京西古道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探索之旅。此次活动不仅传承了历史文化,更通过团队协作凝聚华侨力量,展现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精神风貌。
清晨的京西古道笼罩在薄雾中,教职工从水峪嘴村出发,沿着蜿蜒的石阶拾级而上。脚下斑驳的青石板路上,深浅不一的蹄窝宛如时光的刻痕,默默诉说着千年商道的沧桑往事。“这些蹄窝是明清时期骡马运输留下的印记,最深处达30厘米,堪称‘活体化石’”,工会主席蔡丹老师现场讲解,大家驻足抚摸这些历史印记,仿佛触摸到了古代商旅的脉动。
行至牛角岭关城,雄浑的关隘与连绵的群山构成壮丽画卷。副院长兰君感慨:“站在这里,能想象到当年‘驼铃古道连西域,煤运长龙接京城’的盛景,我们的脚下曾是支撑帝都运转的生命线。”
在古道博物馆,一件件文物诉说着京西古道的传奇:琉璃烧制技艺的非遗展示,再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妙峰山庙会的影像资料,展现了香客如织的民俗盛况。
徒步过程中,教职工们相互搀扶,共享物资。日暮时分,夕阳为古道镀上金辉。返程大巴上,大家仍意犹未尽地讨论着如何将古道精神融入育人实践。此次京西古道探秘之旅,不仅是一次文化寻根,更成为凝聚团队力量、激发教育情怀的生动课堂。正如我们校训石上镌刻的“崇德尚能 经世济民”,华侨学院人将继续在传承与创新中,践行“回报”精神,书写新时代的“行者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