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学院党总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政治建设为根本性建设,以思想建设为基础性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党的建设与各项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思想武装,发挥党总支政治引领作用
华侨学院党总支通过学院理论中心组学习、组织参观考察和召开教职工大会,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重要指示批示、重要回信精神,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全国和北京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引领。组织开展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党员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奋斗精神得到弘扬、政治方向更加明确,师生们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教职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更加增强。
加强政治建设,发挥党总支政治核心作用
一是把好“五个关口”。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通过党总支会、党政联席会,坚持做到把好“五个关口”,即办学方向关、会议决策关、人员聘用关、学术活动政治关、思想文化阵地关。学院党总支在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涉及办学方向、教师队伍建设、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党总支先行研究再提交党政联席会议决定。
二是完善运行机制。认真执行学校党委制定的《学院工作规定》,修订学院党总支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制定了两个会议议事决策清单,坚持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构建了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协调运行的学院工作机制。
![]() |
![]() |
三是引领事业发展。学院领导班子统筹谋划学院各项工作,将党建与学院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做好顶层设计。根据学校分类发展要求,结合学院实际,制定了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办学定位,突出国际化办学特色,保持毕业生就业率和出国深造率名列前茅。
适应新时代党建工作要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
一是按照学校党委要求制定学院全面从严治党年度任务安排、主体责任清单、撰写自评报告,党总支履行主体责任,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督促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
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及时传达学习并贯彻落实党中央、市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和学校党委工作要求,深刻领悟加强自我革命的重大意义,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坚持给毕业生上好“最后一堂党课”,拧紧思想“总开关”。
![]() |
![]() |
三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安全稳定责任制。注重对学生社团的引导,落实“一会一报”、“一事一报”和“三审”制度,管好各类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论坛讲座等活动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原则。认真排查各类矛盾风险隐患,稳妥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做好“12345”服务热线和接诉即办转交的各类问题处理,保障了学院安全有序发展。
切实开展好主题教育
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期间,党总支通过书记讲党课、组织党员外出参观学习、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不断增强师生理想信念。2023年暑假期间组织党员、积极分子和入党申请人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开展“强党性弘扬延安精神,聚人心推进事业发展”党员教育培训。召开主题教育专项调研座谈会,围绕“促进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健全完善党团班协同工作机制,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等方面开展调研。华侨学院与北京市丰台区归国华侨联合会签订共建合作协议,通过“共建互促、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共同为丰台区高质量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贡献力量。学院教师党支部、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分别开展各具特色的读书分享会、教师培训等。
![]() |
![]() |
推进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2018年调整了ACCA和CIMA的教学安排,在校生参加ACCA考试的通过率稳步提升;完成了雅思教学改革,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圆满完成了2018年度本科教学评估审核,在预评估工作中受到评估专家的高度认可。2018-2023年,推行大类招生方案,录取分数线逐年提升。
二是积极培育教学成果。学院近5年来荣获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2门课程获评学校双语(全英文)教学示范课,15门课程入选校级通识课程库。学院21项教改项目结项,16项校级课题获批,8项院级“金课工程”教学示范课程立项,获批1个高等教育研究项目,建立微课2门。
![]() |
![]() |
![]() |
![]() |
三是深化国际合作交流。五年来,学院与新墨西哥大学签订了3+1+1本硕连读项目和2+2协议,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签署了2+2协议;与英国亚伯大学签署基地2+2协议;与英国班戈大学签署基地2+2协议;与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签署2+2合作协议,国际化进一步走深走实。
![]() |
![]() |
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探索加强支部建设的新载体新途径
华侨学院是全校最早开展课程思政的学院,教师党支部发挥了支部引领作用和教师主体作用,以专业系(室)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围绕华侨学院“国际化”特色、专业“管理类”特点,认真贯彻执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4个顶层设计文件,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思政与教师党支部建设相结合,使课程思政建设成为加强支部建设的新载体新途径,实现了组织育人与课程育人的同向同行,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自身也受到教育和陶冶,增强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设高素质高水平教师队伍
学习和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聘期考核、项目申报等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落实学校党委《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等五项师德师风建设文件,以“教育者先受教育”为出发点,将课程思政、师德师风等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建立“小规模-个性化”教师培训机制,组织开展“四有好老师”专题培训,引导教师坚持“四个相统一”,当好“四个引路人”,以自身的经历、学识引导学生做到“四个正确认识”,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
![]() |
![]() |
做好统战工作,支持共青团、工会工作
一是学习“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加强师生宗教信仰调研,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召开学院留学归国教师座谈会,引导留学归国教师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增强对党和国家制度认同、道路认同。
二是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保障完成重大任务。学院开设了学业辅导中心,给学生们提供一对一专业辅导,每年春秋开展两次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危机档案。提升党组织组织力,组织选派学院师生参与游行、联欢和志愿服务,出色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服务保障工作。
![]() |
![]() |
![]() |
![]() |
三是开展“访、听、解”专项行动,真心实意解决职工工作生活中的揪心事、操心事、烦心事。聚焦师生急难愁盼问题,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教职工上网权限、车辆入校、教师资格认证、部分退休人员待遇等遗留问题,教职工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学院分工会2022年荣获“北京市暖心驿站”荣誉称号,2023年获评为“北京市先进教职工小家”。
![]() |
![]() |
强化责任担当,筑牢疫情防控堡垒
华侨学院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统筹学院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工作体系完备,覆盖了学院每一名师生。根据学校要求每年制定一版学院工作方案,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信息传达及时有效,工作部署详尽有序,向上反馈严谨认真。学院党员、教师积极当志愿者,帮助毕业生收整行李,为校内封闭管理的学生运送抗疫物品,多位教师主动参加社区防疫工作。
![]() |
![]() |
![]() |
![]() |
工作成效
一是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组织力不断增强,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感、使命感、自觉性更加坚定。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11名教职工(含6名专任教师,其中5人是留学归国人员)提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在学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中共获得一等奖2名和二等奖1名;教师党支部在学校举办的“全面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课程思政建设交流会和学校推进“三全育人”工作会上进行分享与汇报,获批课程思政研究教改课题4个,课程建设2门,公开出版教材1部,课程思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 |
![]() |
![]() |
![]() |
二是“三全育人”体系不断完善。通过思政课、“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以及开学第一课、学风建设月等,举行主题演讲比赛、主题辩论会、创意作品设计大赛等日常思政和党建活动,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价值引领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将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行业规范要求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知行合一价值导向。
![]() |
![]() |
![]() |
![]() |
三是教师职业能力和育人本领不断增强。2018-2022年,共有8位老师荣获首经贸课堂教学优秀奖二等奖,2位老师获得“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荣誉称号,1位老师荣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奖,1位老师先后荣获学校“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二等奖和北京市“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三等奖,1位老师荣获北京市教学名师荣誉称号,1位老师荣获ACCA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3位老师获得“2020年全国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半决赛”一等奖。
![]() |
![]() |
四是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2018—2023年,按照大类招生方案,我院两个专业录取分数线逐年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和签约率连续多年达到或接近100%,每年在全校位居前三名;出国深造率逐年提升,始终在学校位列前茅,2019年出国深造率超过50%,出国学生总数位居全校第一。此外,学院连续多年蝉联学校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次通过率第一名。多名学生在美国数学建模大赛、工业和信息通信业管理会计案例校园精英赛中获奖,3支队伍在第十一届首都“挑战杯”竞赛“红色实践”专项赛分别获得获1个特等奖、2个三等奖;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都分别获奖。
![]() |
![]() |
![]() |
![]() |
![]() |
![]() |